设计中的概念模型——以豆瓣FM为例
对于产品的“概念模型”最早提出以及在设计中的作用,几乎都是几个心理学背景的专家在讨论(如 Norman),这一点不难理解,概念模型的形成依赖用户的认知过程,其表征形式反映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操作结构,这一知识系统构建天然地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相关。但似乎这一概念及其作用并没有被太多设计者意识到。作为一篇介绍概念模型在设计中应用和举例说明的文章,暂不对这一概念内涵和演进做系统梳理。
什么是产品的概念模型
Norman(2002)在其经典著作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中文译作《设计心理学》)中较早对这一概念模型有介绍。他认为与产品相关的概念模型有两个(见下图):
Norman的概念模型
来源:Norman, D. (2002).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第 16 页
设计者的概念模型(即设计模型,designer model)和最终用户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user’s model)。设计模型作为产品设计者的概念模型,是对产品构成结构和操作方式的系统化、结构化描述;相对应的用户模型,是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产品构成和操作方式等的结构化理解。而设计者是通过一系列视觉线索(如隐喻 metaphor, 可供性 affordance 等),以及用户的产品使用过程将设计模型传递给用户(即 Norman 所说的系统图式 system image),并最终转换为用户概念模型。
设计模型和用户模型的最理想状态就是二者完全等同,即产品的所有设计意图和操作方式完全被用户所理解。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除了作为设计师和用户的那个/些人,这两个模型总存在差异。而设计模型是否正确和有效的传达,并转化为用户的心理模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该用户对产品功能的理解和操作方式、使用效率等。
豆瓣 FM 模型实例
下面以豆瓣 FM(iPhone v2.3.3)传达的概念模型来说明其操作对用户(基于我和身边几个朋友的使用体验)造成的困扰。
1、豆瓣 FM 在其概念模型传达上存在的问题:
豆瓣 FM 中“电台”概念,与网络概念联系紧密,而豆瓣 FM 可以离线收听(需要先登录并缓存“红心”歌曲), 这一概念没有在视觉上清晰传递给用户 (对关注数据流量手机用户很重要)。
挑战用户已成模式的播放控制概念(如播放、暂停、上/下一首等), 强制以豆瓣 FM 方式取代,造成常用播放控制却需要额外认知和操作上的努力。
2、豆瓣 FM 的设计模型(根据产品详细使用而来 ):见下图
3、产品设计建议:
在界面上调整(比如下图):引入播放模式切换;回归标准的播放控制模式,以更符合用户播放习惯。这样会让产品功能结构的概念模型更好地传递给用户,并与已经形成的概念更流畅、自然地关联,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概念模型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通过概念模型对产品应用场景的模拟作用,能够有效帮助产品进行用户体验方面的改进。跨越设计模型和用户模型之间的鸿沟,是概念模型体系所要一直改进的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tuquu.com/tutorial/di1618.html